科班出身的古明華,90年畢業於演藝學院,91年至94年間,曾是香港話劇團成員,演的是卡夫卡、莎士比亞劇目;93年以《旺角馬場》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,一同競逐的有袁詠儀、朱茵、鄭秀文。「讀演藝、入話劇團,只是想研究戲劇,之後拍電影、入電視台,是想了解其他媒介的表演藝術,從沒有想過名成利就。」
愛演戲不求名利是真的,不過他於95年加入TVB時,由於有個「新人獎提名」的光環,令他有種雄心壯志,可是十多年綠葉生涯過去,紅紅的心變了灰心。直到現在,他最愛的作品仍是讀演藝時與師兄黃秋生演出的《西哈諾》(大鼻子情聖)。問他為何失意電視時不回歸舞台,他說︰「我知自己是甚麼quality的演員,做舞台,要在60歲後才燦爛。」
09年,其女兒證實患上腎小球炎,他為了有穩定收入,於是在2010年年初轉至配音組。「我放縱了40幾年,太太沒有迫我、不給我壓力,女兒也很懂事,她們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,和我一起承受『茄哩啡』的罪名,我實在太不負責任,因此是時候為家庭做點事。」他說,當時不想再浪費時間去演戲,因此藉女兒的病為自己的事業和人生打開一道出路,而配音是他唯一感到有「揸拿」的工作。
不捨得唔做戲
「轉組之前我演《刑警》,有黃日華、三哥(苗僑偉)、胡定欣、王浩信、唯唯(梁烈唯),華哥很尊重自己的職業、很勤力;三哥很積極,在甚麼環境下都令自己和其他人開心,而年輕的一群都好有火。那次令我覺得自己十多年來睇錯咗,原來由頭到尾,灰的是自己、失望的是自己,從來看不到好的一面,真的不捨得唔做戲。」不過,轉組既成事實,他也安身立命。
「重點是,人生已走入另一階段,做甚麼也好,認真地、踏實地生活,總會有所學習和得着,可以很開心,我現在是另一片天空!」他很投入配音工作,要求自己天天進步,今日錯了,明天修正。而且過去兩年,較重戲份的角色少說也配了50多個,給他很多鍛練︰「看了很多戲,不知不覺學了很多,成了我的裝備,所以回來拍劇,沒有緊張、沒有驚。」
有衝擊是好事
能夠接到蘇基一角而又成功上位,是很多巧合和累積,他也有很多的感恩︰「首先感謝監製潘嘉德,竟對我有『執着的堅持』,十多年來一直畀機會我,但我沒甚麼回報他,今次終於有了。還有網民撑我、周星馳《國產凌凌漆》fans撑我,還有我女兒的同學、我姪兒那些小觀眾,從《十兄弟》開始睇我,直到今次的蘇基便爆發了。」
當然個人也有很多努力,「劇本寫角色是乸型但不是基,性格溫柔、善良、愛助人、感性,我捉着其性格核心再發揮,定調為『唔知自己係咪基』。我沒有告訴監製、編審、導演,但他們很快看到我的演繹,修改了之後一些情節。有人很想做戲,有人很想創作,大家走在一起,於是強烈地爆發。這種互動、交流,在電視台少見。」
這次經驗給了他啟發︰「近期TVB的確走了很多人,例如導演走了,急於把PA升上去,資源配對上有問題,他們也未ready。但這次拍劇,卻有很好的經驗,阿姐、錢嘉樂等資深演員,很支持幕後人,他們剛升上來,也很有火、放膽嘗試,互相back up,從這角度看,環境不是之前想像那麼壞,有衝擊是好事。」
至於個人的事業,他樂於留在配音組用聲音演戲;劇集,如果一年有一套已足夠。「自覺最適合演戲,縱使一場戲、一個很惡劣的環境,我也找到樂趣。」
最壞的與最好的
「我女兒病情最壞時,我和太太天天在醫院陪她,我連工作也提不起勁,去年李仁港找我為《鴻門宴》的張涵予配音,他試了很多人都不滿意,堅持找我,我推卻,因為在那種狀態下,效果會不好。李仁港了解過後,立即四出查問,替我找來專科醫生,我女兒的病情才受到控制。」
古佬絕不介意和人分享他的經歷、他的家庭,但希望媒體給其女兒保留私隱,更怕不懷好意者以為他藉此渲染宣傳。他說,人總會有困難傷心時,但都是恩賜,因為,最壞的與最好的同時存在。
「和李仁港有緣相遇,解決了問題,我很感謝他,因他教了我凡事有兩面,不能只看壞的一面,要行出來,從好的一邊去看;而當事情解決了,就連壞的也沒有。」
Orignal From: 【專訪】「蘇基」古明華 啱啱遇着剛剛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